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 技术资料

磷化表调剂

发布时间:2017-02-28 点击数:758

表调剂的能确保金属磷化形成的磷化膜均匀致密,晶粒细小。

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:

 1.克服粗化效应

表面调整可克服强酸强碱处理后的粗化效应。

一般来说,强碱性溶液通常具有使磷化膜晶体变粗的效应。金属工件采用强碱除油后,由于一些碱的水洗性差,如氢氧化钠、硅酸钠等,常使金属表面部分活性晶核覆盖上一层氢氧化物或氧化物薄膜,导致金属表面的晶核数量和反应的自由能降低,因而使得磷化膜粗糙、多孔,成膜也不完全。所以,金属工件经强碱性除油剂除油后,应进行表面调整。而金属工件经过酸洗除锈后,由于酸腐蚀的原因,金属会产生粗糙的表面,这虽然使金属的有效表面积增加,这可能也是酸洗后造成磷化膜重量提高的部分原因,但也使得金属表面的活性点减少,因而也会产生粗糙的磷化膜。金属工件经过表面调整后,可使金属工件表面活性与不活性点均一化,消除金属工件经强碱除油或强酸除锈所引起的腐蚀不均等缺陷,进而克服强酸、强碱处理后带来的粗化效应。

 2.加快磷化速度

表面调整加快了磷化反应的速度,降低了磷化处理的温度,并且由于表面调整增加了金属表面的活性点,提供了,磷化膜生长的晶核,使得金属表面与磷化液接触时,立即开始着膜,大大加速了磷化膜的初期成膜速度,进而缩短了磷化时间。据有关资料介绍,工件经过表面调整可缩短磷化时间1/2左右,此外,表面调整还可使磷化温度降低,减少能耗,改善冬季磷化环境,是低温和室温磷化不可缺少的条件。

 3.细化磷化膜晶粒

 表面调整细化了磷化膜晶粒,改善了磷化膜外观,金属工件经表面调整后,金属表面的活性点与磷化剂接触所形成的结晶核极细,据有关资料介绍,可将磷化膜结晶大小由40um降至20um以下,既防止了大晶核的形成,也防止了形成磷酸铁蓝膜,所生成的磷化膜结晶细密,改善了磷化膜外观,增强了磷化膜与金属表面的结合牢度,提高了磷化膜的耐蚀性。

一般的锌系胶钛表调的PH值7.5-9.常温使用,锰系表调也一般是在7.5-9。锌系磷化的草酸表调一般控制在PH4-5就可以。

 

工序为:无油锈工件→水洗→表调→磷化→水洗→干燥。

一般采用钛盐表调剂1-4‰用量,时间为30-60秒。

 

表调剂溶液分析

移取100ml样液放入250ml锥形瓶内,滴加5~6滴甲基橙指示剂充分混合,用0.1N HCL滴定至颜色由黄变为红色。

新配的槽液,如浓度为0.1%,按上述方法滴定后,点数范围为6~7.5。

对每1000L槽液,提高1个点,需要加入150克表调剂。

/news/3.html


在线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