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属表面处理检验规范(节选) 检验项目及方法
检验项目及方法
折叠试片制作要求
5.1.1 若测试面积足够,可以实际零件做试样。
5.1.2 当表面处理后的工件大小、形状或材料不适用于试验时,或者当表面处理零件数量太少或价格 昂贵而不适合于进行破坏性试验时,可通过制作标准试片进行性能检验。
5.1.3 表面粗糙度: Ra ≤ 1.6µm;
5.1.4 表面处理:与被测零件同批次进行相同的表面处理工艺。
5.1.5 试样必须在表面处理24小时以后三天以内进行试验。
折叠外观检验
5.2 外观检验
视力:校正视力1.0以上。
目视距离:检查物距眼睛40cm~60cm。
目视角度:45度~90度(检查时产品应转动)。
目视时间:A级面约15秒/面,B、C面约10秒/面。
灯光:大于500 LX的照明度或正常迈瑞公司车间照明度。
5.2.2 喷砂拉丝
5.2.2.1 喷砂和拉丝的目数符合图纸要求,图纸未指明时喷砂按120目的标准,拉丝按220目的标准;
5.2.2.2 拉丝方向按图纸要求,图纸未指明时与零件长边方向一致;
5.2.2.3 拉丝后整个表面纹路均匀;
5.2.2.4 喷砂后零件表面不得有明显变形,形位公差符合图纸要求。
5.2.3 塑层漆层
5.2.3.1喷塑喷漆的颜色符合图纸要求,以目视检验为主,不得有明显色差;比对标准色板或签样, 以一致或极接近为合格;对目视有异议时用色差仪检测,判定标准按 MRSZS05N01-311 《产品颜色及色板管理工作规范》。
5.2.3.2电泳漆层颜色符合图纸要求,图纸未指明时为黑色。
5.2.4 电镀锌
5.2.4.1 镀层结晶均匀、细致;颜色符合图纸要求,图纸未指明时为彩虹色;
5.2.4.2 允许表面缺陷:由于零件表面状态不同而导致同一零件上有不均匀的颜色或光泽,盲孔、通 孔深处可以无镀层。
5.2.5 电镀镍
5.2.5.1 镀层结晶均匀、细致;普通镍镀层呈稍带淡黄色的银白色,光亮镍镀层是光亮的银白色;
5.2.5.2 允许表面缺陷:由于零件表面状态不同而导致同一零件上有不均匀的颜色或光泽,盲孔、通 孔深处无镀层,但需防锈处理。
5.2.6 化学镀镍
5.2.6.1镀层结晶均匀、细致;呈稍带浅黄色的银白色或钢灰色;
5.2.6.2允许表面缺陷:由于零件表面状态不同而导致同一零件上有不均匀的颜色或光泽。
5.2.7 电镀硬铬
5.2.7.1镀层结晶均匀、细致;呈略带浅蓝的银白色到亮灰色;
5.2.7.2允许表面缺陷:由于零件表面状态不同而导致的同一零件上有不均匀的颜色或光泽,盲孔、 通孔深处可以无镀层。
5.2.8 电镀装饰铬
5.2.8.1镀层结晶均匀、细致;呈镜面般光亮的银白色;
5.2.8.2允许表面缺陷:盲孔、通孔深处可以无镀层。
5.2.9 电镀金
5.2.9.1镀层结晶均匀、细致;硬金(合金)镀层为略带微红或微棕色的浅黄色;纯金镀层应是有光泽 的金黄色;
5.2.9.2允许表面缺陷:由于零件表面状态不同而导致的同一零件上有不均匀的颜色或光泽;盲孔、 通孔深处可以无镀层。
5.2.10 电镀银
5.2.10.1镀层结晶均匀、细致;呈银白色;
5.2.10.2允许表面缺陷:由于零件表面状态不同而导致的同一零件上有不均匀的颜色或光泽,盲孔、 通孔深处可以无镀层。
5.2.11 铝合金(硬质)阳极氧化
5.2.11.1 膜层均匀、完整;膜层颜色符合图纸要求,图纸未指明时为本色。
5.2.11.2 允许表面缺陷:由于零件表面状态不同而导致的同一零件上有不均匀的颜色或光泽。
5.2.12 铝合金化学氧化
5.2.12.1 膜层均匀、完整;膜层颜色符合图纸要求,图纸未指明时化学氧化为无色透明。
5.2.12.2 允许表面缺陷:由于零件表面状态不同而导致的同一零件上有不均匀的颜色或光泽。
5.2.13 钢铁发蓝(发黑)
5.2.13.1膜层均匀、完整,碳钢、低合金钢为黑色;合金钢按其化学成分和含量的不同可呈蓝色、 紫色至褐色;铸铁、硅钢为带黄色至棕红色的黑色;铸钢呈暗褐色;
5.2.13.2允许表面缺陷:由于热处理、焊接或表面加工状态不同而有不同的颜色和光泽。氮化或渗 碳处理的表面灰白、浅红或采虹色。
5.2.14 不锈钢钝化
5.2.14.1不锈钢钝化后表面应为接近金属本色、银白、灰白或钢灰色;
5.2.14.2允许表面缺陷:因材质问题,在同一零件上色泽可稍有不同,可有轻微的水流痕迹;在焊 接温度影响区内可有氧化色彩。
5.2.15 不锈钢电抛光
5.2.15.1电抛光表面应光亮、平滑、均匀;
5.2.15.2允许表面缺陷:零件凹下部位由于抛光不到的发暗。
5.2.16 其余表面缺陷要求
/news/3.html